每年春天,中国人民大学放春假的消息,总是引起众多网友羡慕。近期,有全国人大代表主张增设大中小学春秋假日,树立错峰休假准则,以促进旅游业均衡健康开展。对此,教育部近日在揭露答复中表明,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规则课程,完结好正常教育教育使命和教育时长的前提下,校园放假时刻包含春秋假时刻由各地、高等校园结合实际做出具体安排。
教育部介绍,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大纲(2013-2020年)》规则“在放假时刻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校园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刻,地方政府能够探究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开展的若干意见》规则“在教育时刻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校园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刻,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则安排放春假”。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办理的体系,中小学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校园三级办理,考虑到各地和校园的地域特色、办学条件等存在必定差异,地方和校园依法享有合理而充沛的教育办理自主权。教育部印发的《责任教育课程设置实验计划》《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已分别对责任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校园每学年的教育时刻、社会实践、机动时刻、节假日时刻作出相应规则。如责任教育阶段每学年上课时刻35周,校园机动时刻2周,由校园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游学等,节假日时刻共13周;普通高中每学年教育时刻 40周,社会实践 1周,假日11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订与实施作业的辅导意见》规则,三年制中职、高职每学年安排40周教育活动,对假日的具体安排未做约束。
据此,教育部以为,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规则课程,完结好正常教育教育使命和教育时长的前提下,校园放假时刻包含春秋假时刻由各地、高等校园结合实际做出具体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