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深化产教交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展开若干办法的通知》,从统筹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展开深度交融等9个方面提出具体办法,精准对接工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术人才,更好服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展开逾越。
一是统筹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展开深度交融。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引导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逐渐向工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完成职业教育展开与区域工业展开同步规划、同步推动,80%以上易地新建的职业院校建到工业(工业)园区。依托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展开区职业教育协作交流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协同展开区工业深度交融展开。支撑设区市组成“1 1 X”(1所应用型本科高校、1所高职院校、若干所中职校园)办学联盟。
二是施行产教交融型城市建造试点行动计划。支撑泉州市展开第一批国家级产教交融型城市试点,推动创建第二批试点。展开省级产教交融型城市建造试点,到2022年遴选一批省级产教交融型城市。
三是施行产教交融型职业试点行动计划。推动省和各设区市重要职业领域深化产教交融,到2022年培养建造10~15个引领产教交融变革的省级产教交融型职业部分(职业组织)。
四是施行产教交融型企业试点计划。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和深化变革中重要主体作用,环绕重点工业和社会事业,到2022年建造培养100个省级产教交融型企业,争取列入全国建造培养的产教交融型企业。
五是探究企业参加办学途径。探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答应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要素依法参加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力。鼓舞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协作共建非独立法人的工业学院。
六是展开校企交融展开项目建造。人才培养方面,加大订单式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创业方面,校企共建学生立异创业教育实践渠道。队伍建造方面,校企共建人员互兼互聘制度。技术立异方面,校企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技术联合体,共建应用技术协同立异中心和产品研制中心。
七是推动院校展开职业培训。鼓舞支撑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挥资源优势,与职业企业共建员工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基地。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比赛集训工作制度,建造一批国际技术大赛福建集训基地。到2022年,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年职业培训人次达到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的1.2倍以上。
八是加大职业院校人才引入力度。将紧缺急需技术人才、“双一流”高校结业到职业院校任教的工科硕士列入福建省引入人才辅导目录。注册职业院校教师引入“绿色通道”,对国际技术大赛前三名选手、全国一类职业技术比赛第一名选手、“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术大奖”获得者等高水平技术技术人才,可由招聘院校自主考核录用入编。鼓舞各地展开校企协作引才,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引入条件的高技术领军人才,可比照校园在编人员享受相关科研方针。支撑鼓舞职业企业一线优异技术人才到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兼职任教。鼓舞职业院校从台湾引入全职任教教师,按有关规定给予资助。
九是完善职业教育支撑方针。关于经认定的省级产教交融型企业,给予“金融 财务 土地 信誉”的组合式鼓励方针。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30%的比例,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