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教育新闻
政策法规
德育之窗
教学科研
学生天地
通知公告
教育头条
校园动态
位置:
主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教育新闻
最新调查
你认为本网站还应该哪方面进一步提高:
1.网站版面美术设计
2.网站栏目设置
3.网站功能配置
4.其它方面
频道统计
开发博物馆式学校主题课程画出一条首创的教研辅助线
作者:最新更新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
2023-11-04 01:49
点击数:
【字体:
】
中學裏的博物館並不是獨立的存在,而是融在學校的生態環境內,學生漫步學校,能和林林總總的博物館萍水相逢。 教學樓一樓是學校和博物館聯合創立的前史文明名人博物館(敬賢堂),張璁、趙建大、王瓚、王激等96位溫州區域先賢的人物介紹和圖文材料被展出。課余時間,不少學生駐足細看,了解祖先的故事。
穿過長廊,各式溫州非遺藏品被搬到了架空層。溫州漆器錫器、黃楊木雕、甌繡甌塑、龍燈石雕……這是該校的溫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百工廳),34種共計74件民間工藝美術精品實物陳設在此。這裏不僅保藏了省工藝美術大師的原作,還用泥塑的形式展現了區域的特征民俗活動。展館中心設置了兩個學生工作互動臺,分別布置了瑞安活字印刷術、溫州剪紙刻紙的所有工具材料。 拐彎便是學校的金工、木工建造室,學生能夠申請進行探幹脆物件製造與研究性學習。實驗樓一樓是生命安全教育體會館、行政樓一樓就有中共黨史教育展覽館。 近幾年,區開展拆遷工作,怎麽保護古民居?學校幹脆將鄰近的一所古民居遷到學校裏,作為家校社共育中心,為學生和家長供給見面歇息的場所。 規劃的精密,還表現在教學區、公寓區的活動途徑「修改」上。高中走班教學,學生因頻繁走動,需要為其供給高通勤率的公共活動空間,「山墻折檐」規劃用廊道連通樓層,讓學生快速到達教室。 博物館的奇妙布局,通勤途徑的有用規劃,都在空間上起到了「輔助線」效果,讓學校每一處空間都有含義。 開發博物館式學校主題課程
教育的新形式自我实践的新课堂和自我成长的新舞台
畫出一條首創的教研輔助線 在中學,「漢印名章刻製」無疑是最搶手的社團課。每中選社團課時,學生們都摩拳擦掌,手快有手慢無,一分鐘內見分曉!搶到的學生興奮不已,沒搶到的學生無精打采。「漢印名章刻製」為何成為中學的爆款課堂? 本來,學校裏還有一個中式園林風格的金石園。這裏有小橋流水,有《論語》作品雕刻群,還有用學生印章組成的世界地圖,是學校裏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課余時間,學生愛在這裏逗留,感受濃厚的文明氣味。 美術教師方聖峰說:「印章是古代文人雅士才有的物件,印上自己的印章代表著承諾。在課堂上我們教育學生傳承文明增強見識,學習工匠精力,磨練耐性和毅力,成為君子提高審美。學生畢業時都要刻一方自己姓名的印章永留校史館。」
學生姜蘇窈說:「身在其中,滿心滿眼都是學習。富有道理的金石園,充溢詩意的書畫展,聳立在日新廣場的日晷,敬賢堂內垂掛的先賢畫像,無一不是校訓『恪勤·日新』的表現。也正是這樣深重的校訓校風,鼓勵著我奮鬥向上。」 博物館的存在,也是激發教師教研熱心的「輔助線」。除了「漢印名章刻製」課程之外,他們還開發了與之配套的博物館式學校主題課程。《前史文明名人》《陶藝製造》《生命安全教育》《蔬菜種植》《老物件》《虛擬機器人》……每一門主題課程都向學生傳遞著「開放、同享、靈動」的育人理念。
上一篇:
相信同学们定能挺膺担当时代新人共筑国家安全防线
下一篇:没有了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与我同在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固阳职业中学 www.btgyz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