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几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中,父母们在本年度最重视的是哪个?“2020我国教育小康指数”查询显现,高中教育最受重视,其次是高等教育,再次是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初中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排列第四至第九位。
这是继2017年后,高中教育的重视度第二次荣登榜首。其间缘由并不杂乱。在疫情、新高考变革、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2020年的高考分外受人重视,与之亲近相连的高中教育重视度上升水到渠成。
推动基础教育摆脱应试走向本质教育,实施多元选才的科学点评体系,促进高考公平,是这场始于2014年的新高考变革的三大主要方针。数据显现,2014年至2019年5年时间,经过高考准则变革的不断推动,高校录取率最低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距离由15.3% 降到4% 以内;随迁子女异地参与高考人数是5 年前的36.5 倍。这或许就是咱们要坚决推行高考变革的原因。
本年度,高等教育的重视度也创了新高,成功击败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登上重视度排行榜的第二名。教育部5月20日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开展统计公报》显现,2019年,全国包含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等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划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年走高,突破50%大关,达到了51.6%。也就是说,全国18~22周岁的适龄青年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高等教育在学。大学生这个词,曾经在我国是人才,是未来,是“天之骄子”。现在,如此大的在校学生规划无疑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
但高等教育规划不断扩大的另一面是什么呢?近日,“21万本科生、7万硕士生送外卖”“11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被勒令退学”“高校教师职称准则将迎重大变革,师德体现将作为职称评审首要条件”相继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咱们的大学怎么了?“2020我国教育小康指数”请受访者评选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十大问题”,“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以74.6%的得票率位列榜首,“教学质量不高”(68.8%)位居第二,“人文教育匮乏,学生本质成问题”(53.8%)排在第三,“教授和导师本质不高”(42.9%)和“学风浮夸和学术造假”(29.7%)位居第四和第五,位列第六至第十位的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28.0%)、“点评学生过于依赖分数和量化查核”(16.4%)、“名利化愈演愈烈,名校‘掐尖’白热化”(13.7%)、“教育产业化或变相产业化愈演愈烈”(12.0%)、“研究生扩招、泡沫化,质量下降”(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