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列省扶的重点贫穷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脱贫攻坚难度之大,曾有过这样的归纳——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脱贫看东乡。
这里归于“三区三州”的深度贫穷地区,可谓“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召唤,在国务院扶贫办公室等政府机构的支持和指导下,碧桂园选取了全国9省14县展开结对帮扶工作,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便是其中之一。
从2018年起,碧桂园将扶贫确立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把扶贫工作提升到了集团战略开展的高度。在扶贫工作上,碧桂园发挥集团自身资源优势,安身贫穷地区实践,坚持精准战略,因人因地施策、因贫穷原因施策、因贫穷类型施策,探究出并推进了“4+X”扶贫形式。
其中,“4”是指党建扶贫、工业扶贫、教育扶贫、工作扶贫等集团统一布置的规定动作,“X”是指结合帮扶地区实践拓宽的自选动作,切实做到精准扶贫。而教育扶贫,更是碧桂园统筹扶贫工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从早在1997年杨国强的工作刚起步时第一次捐出100万元设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开始,杨国强和他兴办的碧桂园就在教育扶贫工作上给予了长期重视和投入。
杨国强出身赤贫,17岁之前甚至没有穿过一双新鞋,靠着国家发放的每个月2块钱的助学金,他才完成了高中学业。求学年代的特殊日子经历,促就杨国强对教育扶贫的坚持。
除了为资助贫穷学生完成学业设立了各类奖助学金外,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在2002年、2013年、2019年,先后捐资兴建了国华留念中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甘肃临夏国强职业技术校园等全免费的公益性校园,让寒门学子有时机继续接受教育。
1997年起至今,杨国强和碧桂园集团经过捐资助学、开办慈悲校园等方法,继续开展教育扶贫,惠及数万名贫穷学子。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国强公益基金会不仅捐建了临夏国强职业技术校园,还捐赠建设了龙泉校园,扩大招生规划180名学生,并处理了316名学生的住宿问题,打造成县级“教育演示基地”。
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杨国强提出了《关于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对脱贫防返贫效果的提案》。
杨国强以为,从致贫和返贫产生的实践情况来看,缺少有效工作、没有安稳收入来源是重要原因,归根到底是因为贫穷大众缺少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如果贫穷大众以及他们的子女能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他们就能利用一技之长取得一份安稳的收入,阻断贫穷代际传递。
杨国强的教育扶贫理念,可以用十六个字来归纳——教育扶贫、授人以渔;一人成才,全家脱贫。
也基于创始人深厚的教育扶贫情结,一直以来,碧桂园集团重视教育扶贫扶智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根本性效果,十余年来经过兴办免费校园、设立奖助学金、村庄教师培训等举措,春风化雨,改动了很多寒门学子及其家庭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