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工作教育大会举行之后,以《加速开展现代工作教育的决定》的出台为标志,我国工作教育跨入了黄金时代。国家为工作教育作出了一系列规划蓝图,工作教育朝着优质、高质量的方向快速开展。
但是,随同工作教育的深化变革,一些当地及工作院校没有习惯职教变革快节奏的步伐,旧有的一些对立、问题没有得到有用破解,一些新的问题又凸显出来。
一是工作教育变革的形式化倾向严重。从国家层面来看,职教方针不断健全完善,职教变革不断深化推进。为履行国家工作教育方针,省、市、县乃至工作院校都拟定了相应的履行方针。但是,“以文件履行文件”容易使职教变革陷入坐而论道。没有吃透方针,当地便印发“假大空”的文件,看似活跃履行,实则对职教开展不利。
工作教育变革开展确实需求方针支撑,但条件是方针有用、有用、有力,并履行到位。不然,工作院校可能会被方针捆绑。以校企协作为例,2018年,《工作校园校企协作促进方法》出台,旨在对工作院校的校企协作进行规范。但是,由于工作教育机制的不灵敏,这一方针在传导上失灵。一些工作院校拥有实训基地、实训车间及大量设备,在校企协作上却迟滞不前,根源在于当地对校企协作方针的理解有偏差,由于履行不到位,让好的方针打了扣头。
二是工作教育开展与当地政府的注重程度有间隔。政府对工作教育的注重是工作教育开展的重要推手,但不同地区对工作教育的注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在于:其一,对工作教育的定位不精确。政府还没有将工作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开展全局,主体责任不清,履职不到位,工作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其二,工作教育机制不健全。目前来看,工作教育与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仍有较大的距离。
实际上,工作教育并不是职教一家之事,而是应该由政府主导,部分履行,工作、企业及社会活跃参加。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分印发的《工作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逐步完善国家、省、校三级工作教育规范系统,引进点评系统,提出诸多指标性评选。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点评变革总体方案》也明确提出,“变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点评,推进科学履行职责”,旨在经过点评撬动当地政府对工作教育的注重、重视和投入。
三是对工作教育重要性的知道缺乏。用人单位准入门槛过低,企业不愿承担相应的实训使命,产教交融问题还没有处理好。一部分中职校园处于保生计的状况,只能求升学——中职升高职、高职专升本,社会参加度缺乏,奉献力有限,在精准扶贫、维持社会安稳、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工作教育兜底、保底效果不到位。
四是工作院校内部对立较多。目前来看,工作院校内部还存在诸多问题:校园办学特征不明显,专业杂,专业同质化;校园点评机制不健全,升学就业点评滞后;师资力气缺乏,校园编制核定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尤为缺乏,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辅导教师配比不合理,中职教师提高职称通道不畅;招生难,稳固难,办理难,就业途径窄;校园内部办理效率偏低,校园治理水平亟待提高。
加速开展现代工作教育,是时代开展所需,也是职教变革所急。强化职教变革方针落地生根,推动职教变革走向深化,需求当地政府有所作为:充分发挥工作教育联席会议准则效果,履行工作教育变革方针,为工作教育开展创造良好环境;要正确点评督促工作教育开展,完善招工、用工及待遇提高准则;为工作教育开展提供方针支撑,理顺政府、工作、企业、校园的关系;发挥企业优势,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协作、校校协作机制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分履行、工作、企业、社会力气参加工作教育的长效开展机制。
|